串口屏代表薄膜晶体管显示器,串口屏指的是每个液晶屏的像素,这些像素通过薄膜晶体管背后的集成电路进行驱动。因此,串口屏型显示屏具有响应速度快、亮度高、对比度高等优点,其显示效果接近CRT显示屏,串口屏-LCD是目前最常见的液晶屏之一。串口屏显示屏也属于主动矩阵液晶显示设备。串口屏-LCD是最佳的LCD彩色显示器之一,具有图像细腻生动、轻便、低功耗、环保性能优异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视、笔记本电脑、手机、显示器、医疗美容等设备。
串口屏的含义
串口屏(薄膜晶体管)LCD是一种主动矩阵液晶显示器(LCD)的AM类型之一。
与TN不同,串口屏显示器是“背光”的——光的传播路径不是从上到下,而是从下到上。因此,在液晶层的背面设置了特殊的发光管,光源通过下偏振片向上照射。由于上下中间层电极被改造成场效应晶体管(FET)电极和公共电极,当FET电极导通时,液晶分子的性能也会发生变化。通过遮挡和透光实现显示目的,响应时间大幅提升至约80毫秒。串口屏因对比度更高、色彩更丰富且屏幕更新速度更快,被俗称为“真彩色”显示屏。
与TN技术相比,串口屏-LCD的主要特点是每个像素配备一个半导体开关。由于每个像素可通过点脉冲直接控制,因此每个节点相对独立且可连续控制。这种设计不仅提升了显示屏的响应速度,还能精确控制显示灰度,因此串口屏色彩比DSTN更逼真。
串口屏技术
串口屏面板是从更大基板上切割而成。LCD产品还包含大量晶体管以控制三原色,而当前制造技术难以确保大基板上数以亿计的晶体管无一故障。若其中一个晶体管出现故障,则对应晶体管对应点的颜色将显示异常(仅能显示固定颜色),该点被称为“坏点”。坏点的出现位置不固定,因此单个基板可能因坏点而报废。通常,LCD要求坏点数量少于5个,部分大型制造商已将标准缩小至3个,甚至0个,这将降低良品率。部分小型制造商则放宽坏点标准,这自然会降低成本和质量,这也是部分制造商能够大幅降价的原因之一。
尽管有许多制造商能够生产LCD,但只有少数制造商能够生产串口屏面板。作为IT行业知名企业,ACER实力雄厚。尽管IT本身不具备生产串口屏面板的能力,
LCD技术
显示技术将电子、通信和信息处理技术融为一体,被视为20世纪微电子技术之后的电子工业,是计算机发展的又一重要机遇。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显示技术正经历一场革命。经过20多年的研究、竞争与发展,平板显示技术已进入成熟阶段,成为新世纪显示产品的主流。目前,竞争最为激烈的平板显示技术主要有四种类型:
- 场发射平板显示器(FED);
- 等离子平板显示器(PDP);
- 有机薄膜电致发光器件(OLED);
- 薄膜晶体管液晶平板显示器(串口屏-LCD)。
场发射平板显示器的原理与阴极射线管(CRT)类似,仅需1至3个电子枪,最多可达6个。场发射显示器采用电子枪阵列(电子发射微尖阵列,如金刚石薄膜尖锥),分辨率为VGA(640×480×3)的显示器需要921,600个性能均匀的电子发射微尖。
辉光等离子显示通过小真空等离子体放电激发发光腔体材料实现发光效果,其缺点是功耗较高(仅1.2 lm/W,而灯泡发光效率超过80 lm/W,每平方英寸显示面积需6瓦),但在102~152厘米对角线的大屏幕显示领域具有显著竞争优势。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显示方案,由于氮化镓(GaN)蓝光发光二极管的成功开发,已完全掌控了超大屏幕视频显示市场,但此类显示仅适用于大型户外显示,中小屏幕视频显示尚未形成市场。
特殊串口屏 – LCD,液晶平板显示器,是唯一在亮度、对比度、功耗、寿命、体积和重量等综合性能上赶超并超越传统阴极射线管(CRT)显示设备的显示技术。它具有性能优异、大规模生产、高度自动化、原材料成本低、发展空间广阔等特点,将成为新世纪的主流产品,是21世纪全球经济增长的亮点之一。
串口屏-LCD利用液晶作为光阀的优良特性,将发光显示装置分为两部分,即光源和光源控制部分。作为光源,无论从发光效率、全彩色还是寿命方面,均已取得卓越成果,且仍在持续深化。自液晶显示技术问世以来,背光技术持续改进,从单色到彩色,从厚重到超薄,从侧面荧光灯到平面荧光灯。光源技术的最新成果将为液晶显示提供全新的背光解决方案。随着光源技术的进步,未来将出现更先进、更优质的光源及液晶显示应用。光源的控制是关键,其余的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和半导体技术被成功移植,开发出了薄膜晶体管(串口屏)生产技术,实现了对液晶光阀的矩阵地址控制,解决了液晶显示器(LCD)的光阀和控制器问题,从而充分发挥了液晶显示器的优势。
薄膜晶体管(串口屏)矩阵——能够“主动”控制屏幕上每个像素——是所谓主动矩阵串口屏的起源。那么图像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基本原理很简单:显示屏由多个能够发出任意颜色光的像素组成,通过控制每个像素显示对应颜色即可实现。在串口屏 LCD中,通常采用背光技术。为了精确控制每个像素的颜色和亮度,需要在每个像素后安装类似快门的开关。当“快门”打开时,光线可以透过;当“快门”关闭时,光线无法透过。
当然,技术上并非如此简单。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的特性(加热时呈液态,冷却时呈固态)
液晶有三种类型:
- 粘土状层状(Smectic)液晶
- 类似细长火柴棒的向列液晶
- 胆甾液晶
液晶显示器(LCD)呈纤维状,其分子结构随环境变化而改变,从而呈现不同的物理特性——允许光线通过或阻挡光线——类似百叶窗的原理。
您知道三原色,因此显示屏上的每个像素都需要由上述三种基本组件组成,分别控制红色、绿色和蓝色。
串口屏彩色滤光片根据颜色分为红色、绿色和蓝色,依次排列在玻璃基板上,形成对应于像素的像素点(点距)。每个单色滤光片称为子像素。也就是说,如果串口屏显示屏支持的最大分辨率为1280×1024,则至少需要1280×3×1024个子像素和晶体管。对于15英寸串口屏显示屏(1024×768),每个像素约为0.0188英寸。
如您所知,像素对显示屏至关重要,像素越小,显示屏的最大分辨率越高。但由于晶体管的物理限制,串口屏的像素尺寸约为0.0117英寸(0.297毫米),因此15英寸显示屏的最大分辨率为1280×1024。[1]
串口屏的技术特点
串口屏技术是液晶屏(LC)、无机和有机薄膜电致发光(EL和OEL)平板显示器的基础。串口屏是一种通过在玻璃或塑料等非单晶衬底上进行溅射和化学沉积工艺制成的薄膜,用于制造电路,通过对薄膜的加工可生产出大规模半导体集成电路(LSIC)。采用非单晶基板可大幅降低成本,这是传统LSI向大面积、多功能、低成本方向发展的延伸。
其主要特点是:
串口屏大面积
第一代大面积玻璃基板(300mm×400mm)串口屏-LCD生产线于20世纪90年代初投产。至2000年上半年,玻璃基板面积已扩展至680mm×880mm,近期950mm×1200mm玻璃基板也将投入运营。原则上无面积限制。
串口屏 高集成度
用于液晶投影的1.3英寸串口屏芯片在XGA分辨率下拥有100万像素。SXGA(1280×1024)16.1英寸串口屏阵列非晶硅薄膜厚度仅为50纳米,采用TAB ON GLASS和SYSTEM ON GLASS技术,其集成电路集成度、设备要求及供应技术难度均高于传统LSI。
串口屏技术强大
串口屏最初被用作矩阵定位电路,以改善液晶的光阀特性。对于高分辨率显示,通过在0-6V电压范围内(典型值为0.2至4V)调节电压,实现对像素单元的精确控制,从而使LCD能够实现高质量高分辨率显示。串口屏-LCD是人类历史上首个在显示质量上超越CRT的平板显示器。目前,人们开始将驱动IC集成到玻璃基板中,整个串口屏将比传统的大规模半导体集成电路更加强大。
低成本串口屏优势
玻璃和塑料基板从根本上解决了大规模半导体集成电路的成本问题,为大规模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应用开辟了广阔空间。
串口屏柔性工艺
除传统的薄膜形成工艺如溅射和化学气相沉积(CVD)及分子化学气相沉积(MCVD)外,还应用了激光退火技术,可制备非晶、多晶及单晶薄膜。不仅能制备硅膜,还能制备其他Ⅱ-Ⅵ和Ⅲ-Ⅴ族半导体薄膜。
高性能串口屏
低电压应用,驱动电压低,使用安全可靠;薄型化、轻量化,节省大量原材料和空间;低功耗,其功耗约为CRT显示器的十分之一,反射式串口屏-LCD仅为CRT的约百分之一,节能效果显著; 串口屏-LCD产品还具有规格、型号、尺寸系列、种类繁多,使用方便灵活,维护、更新、升级简便,使用寿命长等特点。显示范围覆盖从1英寸到40英寸的所有显示器应用范围及大投影平面,是全尺寸显示终端; 显示质量从最简单的单色字符图形到高分辨率、高色彩还原度、高亮度、高对比度、高响应速度的各种规格的视频显示;显示模式包括直视型、投影型、透视型和反射型。
串口屏环保特性
无辐射、无闪烁,对用户健康无害。特别是串口屏-LCD电子书和期刊的出现,将人类带入无纸化办公和无纸化印刷时代,并引发人类学习、沟通和记录文明的革命。
串口屏广泛应用
工作温度范围为-20℃至+50℃,可正常使用;经低温强化处理后,串口屏-LCD的低温工作温度可达-80℃。可作为移动终端显示、桌面终端显示及大屏幕投影电视使用。是一种性能卓越的全尺寸视频显示终端。
主要应用于计算机、视频终端、通信与仪器仪表、台式电脑显示器、工作站、工业显示器、全球定位系统(GPS)、个人数据处理、游戏主机、视频电话、便携式VCD、DVD及其他便携式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