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LCD电容式串口屏?

电容式串口屏技术利用人体电流感应原理工作。电容式串口屏是一种四层复合玻璃屏幕。玻璃屏幕的内表面与中间层分别涂有一层ITO(铟锡氧化物)导电层。最外层为一层薄硅土玻璃保护层。当手指接触金属层时,人体与串口屏表面因人体内电场作用形成耦合电容。

电容器对高频电流是直接导体,因此手指会从接触点吸走微小电流。电流分别从串口屏四角的电极流回,流经四电极的电流与手指到四角的距离成正比。控制器通过计算四电流的精确比例,确定触摸点的位置。

电容式串口屏工作原理概述

为了在电容式屏幕上实现多点触控,需要添加相互电容的电极。简单来说,就是将屏幕划分为多个区域,并在每个区域设置一组相互电容的模块,使其独立工作。因此,电容式屏幕可以独立检测每个区域的触摸情况,经过处理后即可实现多点触控。

what-is-lcd-capacitive-touch-screen-1

电容式串口屏的工作原理

电容式串口屏利用人体电流感应原理工作。电容式屏幕由四层复合玻璃构成。玻璃屏幕的内表面和中间层涂有ITO(铟锡氧化物纳米材料)。最外层为厚度为0.0015mm的硅玻璃保护层。

用户触摸电容式串口屏时,人体产生的电场与手指和面部形成耦合电容。由于工作平面存在高频信号,因此手指上会产生非常小的电流,分别从屏幕四角的电极流入。理论上,通过四电极与手指的电流与距离成正比, 控制器通过精确计算四电流比,即可确定手指位置。该技术可实现99%的准确率,响应速度小于3毫秒。

投影电容面板

投影电容串口屏在两层ITO导电玻璃涂层上蚀刻不同的ITO导电电路模块。两模块上的蚀刻图案相互垂直,可视为在X和Y方向上连续变化的滑块。由于X和Y架构位于不同表面,其交点形成电容节点。一个滑块可作为驱动线,另一个作为检测线。当电流通过驱动线中的其中一条线时,若外部电容发生变化,将导致另一层线上的电容节点发生变化。电容变化可通过测量与其连接的电路来检测,再由A/D控制器转换为数字信号,经计算机处理后获得(X, Y)轴位置,从而实现定位目标。

3M展示60点电容式串口屏

工作时,控制器依次向驱动线供电,在每个节点与导线之间形成特定电场。然后依次扫描传感器线,测量电极之间的电容变化,从而实现多点定位。当手指或触控介质靠近时,控制器可快速检测触控节点与导线之间的电容变化,并确认触控位置。

一轴由一套交流信号驱动,通过另一轴上的电极测量触控屏上的响应。用户称此为“横向”感应或“投影式感应”。传感器表面镀有X轴和Y轴的ITO图案。当手指触碰串口屏表面时,触点下方的电容值随触点距离增加而增大。传感器上的连续扫描检测电容值变化,控制芯片计算触点位置并反馈至处理器。

电容式触摸元件分类

电容式串口屏主要分为两种类型:表面电容式串口屏和投影电容式串口屏。

what-is-lcd-capacitive-touch-screen-1

表面电容式串口屏

最常见的是表面电容式串口屏,其工作原理简单,成本低,电路设计简单,但难以实现多点触控。

投射电容式串口屏

投射电容式串口屏支持多点触控。这两种电容式串口屏具有高透光率、响应速度快、使用寿命长等优点。缺点是:随着温度和湿度的变化,电容值会发生变化,导致工作稳定性差,常出现漂移现象,需要频繁校准屏幕,且无法佩戴普通手套进行触摸定位。

投射电容式串口屏可分为电容式和互电容式两种类型,其中较为常见的互电容式串口屏以互电容式为例,其内部电极和接收电极由驱动器控制,驱动电极以低电压高频信号投射至接收电极形成稳定电流。当人体接触电容屏时, 人体通过人体接地,手指与电容屏形成等效电容,高频信号通过等效电容流向地面,此时接收端接收的电荷减少。当手指靠近发射端时,电荷量增加,根据接收端接收的电流强度来确定触摸点。

在玻璃表面通过ITO制成横向和纵向电极阵列。这些横向和纵向电极分别与地形成电容器。该电容器通常称为自电容,即电极到地的电容值。当手指触摸电容屏时,手指的电容会叠加在屏幕的电容上,从而增加屏幕的电容。

在触摸检测过程中,分别从电容屏检测横向和纵向电极阵列。根据触摸前后的电容变化,分别确定横向坐标和纵向坐标,然后将平面上的触摸坐标进行组合。自电容的扫描方法相当于将触点在串口屏上的投影分别投射到X轴和Y轴方向,然后分别计算X轴和Y轴方向的坐标,最后将它们组合成触点的坐标。

若为单点触摸,X和Y方向的投影是唯一的,合并后的坐标也是唯一的。若串口屏上存在两个触点且两个触点不在同一X方向或同一Y方向,则在X和Y方向分别存在两个投影,合并后的坐标为4。显然,其中仅有两个坐标是真实的,其余两个被称为鬼点。因此,自电容式电容屏无法实现真正的多点触控。

互电容式电容屏同样采用ITO在玻璃表面制成横向电极和纵向电极。其与自电容式电容屏的区别在于,两组电极交叉的位置会形成电容,即两组电极分别构成电容的电极。当手指触摸电容屏时,触点附近两组电极之间的耦合受到影响,从而改变两组电极之间的电容值。

当检测到互电容变化时,横向电极会依次发送激励信号,所有纵向电极同时接收信号。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获得所有横向电极与纵向电极交点处的电容值,即整个串口屏二维表面的电容值。根据串口屏的二维电容变化数据,可以计算出每个触点的位置坐标。因此,即使屏幕上存在多个触点,也可以计算出每个触点的实际坐标。

互电容屏的优势在于布线少,且能同时识别并区分多个触点,因为电容屏本身可感知多个触点,但由于信号本身模糊,因此无法区分。此外,互电容式屏幕的感应方案具有速度快、功耗低的优点,因为它可以同时测量驱动线中的所有节点,从而将采集周期减少50%。双电极结构具有屏蔽外部噪声的功能,并在一定功率水平下可提高信号稳定性。

无论如何,触摸位置通过测量X和Y电极之间信号变化的分布来确定,然后使用数学算法处理变化的信号电平以确定触摸点的XY坐标。

STAD045WT-01

电容式串口屏的优缺点

  • 电容式串口屏只需触摸,无需施加压力即可产生信号。
  • 电容式串口屏在生产后只需一次或无需校正,而电阻式技术则需要定期校正。
  • 电容式方案寿命更长,因为电容式串口屏中的组件无需移动。在电阻式串口屏中,ITO薄膜的顶层需要足够薄以保持弹性,以便弯曲并接触底层的ITO薄膜。
  • 电容技术在光学损耗和系统功耗方面优于电阻技术。
  • 电容或电阻的选择主要取决于串口屏幕的物体。如果是手指触摸,电容式串口屏是更好的选择。如果需要使用触控笔(无论是塑料还是金属),则应选择电阻式串口屏。电容式串口屏也可以使用触控笔,但需要特殊设计的触控笔才能正常工作。
  • 表面电容技术适用于大尺寸串口屏且电容值相对较低,但目前不支持手势识别;感应电容技术主要用于中小尺寸串口屏,并支持手势识别。
  • 电容技术具有耐磨损、使用寿命长、维护成本低的优势,因此用户使用时可进一步降低制造商的整体运营成本。
  • 电容式串口屏设计支持多点触控技术,响应速度快且耐磨损,优于电阻式串口屏。

STONE 提供3.5英寸至15.1英寸的中小型标准准TFT LCD模块、LCD显示屏、TFT显示模块、显示行业、工业用LCD屏幕、阳光下视觉效果突出的TFT LCD显示屏、工业定制TFT屏幕、TFT LCD屏幕宽温度范围、工业用TFT LCD屏幕、串口屏行业。TFT LCD模块非常适合工业控制设备、医疗仪器、POS系统、电子消费产品、车辆及其他产品。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