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串口屏制造商的市场份额

 串口屏制造商市场份额

串口屏产业的上游材料或零部件主要包括液晶材料、玻璃基板、偏光片及背光LED(或CCFL,其市场份额不足5%)。

中游是主要面板工厂的加工制造环节,通过玻璃基板与TFT阵列板的结合,形成CF基板,再将CF作为上层与TFT自建的液晶层进行封装,并连接偏光片、驱动IC及控制电路板,最后组装背光模块,最终形成完整的LCD模块。下游则是以各类终端应用为基础的终端品牌商及组装制造商。目前,美国、日本和德国主要专注于上游原材料,而韩国、台湾和大陆则主要在下游面板制造领域寻求发展。

随着中国大陆高世代生产线陆续投产,面板产能和技术水平稳步提升,产业竞争力逐步增强。目前,面板产业分为韩国、中国大陆和台湾三部分,中国大陆有望在2019年成为全球第一。

过去十年间,中国面板显示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产业规模已跻身全球前三。中国大陆面板产能快速扩张,尽管日本面板厂商掌握大量核心技术,但逐渐失去价格竞争力,面板产能受到压缩。面板生产集中于韩国、台湾和中国,中国大陆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液晶面板生产国。

截至2016年,BOE的全球市场份额持续增长:智能手机LCD、平板电脑显示屏和笔记本电脑显示屏均位居全球第一,显示屏市场份额增至全球第二,而电视LCD仍保持全球第三。在液晶电视面板领域,中国面板厂商出货量占全球30%,达到7700万片,首次超越台湾的25.5%市场份额,仅次于韩国排名第二。

全球面板制造商市场份额变化

按出货面积计算, 2015年JD的面板出货面积仅占8.3%,到2016年上半年已大幅提升至13.6%,而华星光电2015年上半年的出货面积仅为5.1%,到2016年上半年已达到7.8%。中国大陆的面板工厂正以平均两位数的增长率扩大产能,并将其转化为实际出货量和出货面积。另一方面,尽管韩国、日本和台湾的市场份额逐渐下降,但部分韩国和日本制造商倾向于大尺寸高清面板和AMOLED市场,高端串口屏的产能进一步集中在中国大陆。

国内液晶面板生产线产能逐步释放,叠加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导致面板厂商自下半年起进入低利润或亏损状态,尤其是中小型生产线。韩国厂商率先实施转型战略,关闭中型及小型面板生产线,韩国19条面板生产线中已有9条停产,部分生产线转为研发用途。部分生产线通过工艺转换改为LTPS生产线。韩国厂商正全面转向OLED面板,而日本厂商基本放弃串口屏制造业务,转向核心设备和材料领域。除技术方向的研发判断外,更重要的是串口屏业务订单和利润严重压缩,韩日厂商已无意继续竞争。由于中国大陆许多OLED技术仍处于初级阶段,尽快转向OLED等高端面板是当务之急。台湾制造商尚未大规模关闭工厂,但其在LCD技术和OLED技术上的优势正被大陆逐步蚕食。

总体而言,液晶面板制造商的市场份额仍处于波动期

STONE提供3.5英寸至15.1英寸的中小尺寸标准准TFT液晶模块、液晶显示屏、TFT显示模块、显示行业、工业液晶屏幕、阳光下视觉突出TFT液晶显示屏、工业定制TFT屏幕、TFT液晶屏幕宽温度范围、工业TFT液晶屏幕、触摸屏行业。TFT LCD模块非常适合工业控制设备、医疗仪器、POS系统、电子消费产品、车辆及其他产品。STONE提供3.5英寸至15.1英寸的标准准TFT LCD模块、串口屏、TFT显示模块、显示行业、工业用LCD屏幕,以及在阳光下清晰可见的串口屏、工业定制TFT屏幕、TFT LCD屏幕宽温度范围、工业用TFT LCD屏幕和触摸屏行业。TFT LCD模块非常适合工业控制设备、医疗仪器、POS系统、电子消费产品、车辆及其他产品。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