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车串口屏市场正进入增长放缓阶段

作为中小尺寸串口屏的主要应用市场之一,液晶串口屏制造商在汽车串口屏市场上的竞争从未停歇。特别是随着5G、自动驾驶和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串口屏技术的更新迭代速度正在加快。

从汽车面板显示市场及研发角度看,a-si、TFT-LCD、LTPS、AMOLED及Mini/Micro LED是当前车载显示面板的主要技术。其中,a-si和TFT-LCD市场趋于疲软,LTPS市场稳步增长,AMOLED市场强劲崛起,Mini/Micro 液晶屏作为前沿技术储备,正以高频率出现在各类展会中。

面板工厂汽车串口屏竞争

根据IHS Markit数据,2018年汽车串口屏出货量达161.5万台,较上年增长9.4%。IHS指出,全球汽车LCD串口屏市场正进入增长放缓但竞争激烈的阶段。

但汽车串口屏面板将以7%的复合年增长率从2017年至2025年增长,而智能手机需求疲软的局面将难以逆转。汽车和公共串口屏、智能手表以及OLED电视对串口屏面板的需求预计将比其他应用增长更快。

面板制造商近年来在汽车领域增加了更多屏幕,或是为了扩大营收增长,或是为了弥补智能手机面板的不足。

2018年,全球汽车LCD串口屏出货量前五名企业分别为JDI、LGD、天马、奥瑞光和群创光电,市场份额分别为16.9%、12.8%、12.4%、12.1%和11.0%。

JDI和LGD是LTPS车载面板的绝对主导企业。在两家企业的推动下,LTPS在a-si之后逐步占据了车载显示面板市场的一定份额。LTPS的优势在于超薄、轻量化、低功耗、色彩丰富且清晰度高,而OLED面板正是基于LTPS技术衍生而来。

根据高科技显示技术的新进展,JDI于2015年布局LTPS,并制定了LTPS车载显示面板的量产计划。凭借技术优势和量产水平,JDI的车载显示面板业务收入在2017年*次突破1000亿日元。JDI汽车面板业务执行官霍尔格·格伦克斯(Holger Gerkens)表示,该公司计划到2020年将汽车面板收入扩大至1600亿日元。

奥光电(Au Optronics)虽是LTPS技术的后来者,但其LTPS产品已于2018年覆盖全系列汽车面板。据称其产品可实现NTSC *的色彩饱和度,并可根据驾驶需求在高分辨率图像与传统镜面模式间切换。随着奥光电昆山6代LTPS面板工厂产能满负荷运行,预计LTPS汽车面板占比将进一步提升。

大陆面板制造商TCL集团旗下华星光电已扩大第六代LTPS显示面板技术的生产规模,产品定位涵盖汽车显示应用。

基于LTPS技术优势,LG Display(LGD)今年决定聚焦汽车OLED市场,并已实现新梅赛德斯-奔驰车型的应用。

OLED面板具有响应速度快、能耗低、柔性显示、不碎裂、无死角等特点,在行业内其性能有利于提升驾驶安全性,非常适合车载显示面板市场。UBI Research预计,到2020年OLED将占车载显示市场10%。

大陆制造商BOE和Vecino均已扩大AMOLED产能,其AMOLED面板已应用于车载显示,填补了国内市场在技术与应用上的空白。据相关报道,BOE的AMOLED面板还搭载了Mini LED、内嵌式等技术。

Vercino的AMOLED技术仍处于初期阶段,但已具备一定规模的AMOLED生产线,今年4月已实现透明A柱MVS的量产,以解决驾驶盲区问题。

被富士康收购的夏普(Sharp)也在有机EL(OLED)面板领域布局,预计将于2021年推出相关产品。

据外媒报道,夏普将在越南胡志明市新建工厂,计划在越南生产面向美国市场的车载串口屏。据消息人士透露,该新工厂原计划在中国建设,但因成本及中美贸易摩擦因素,可能改在越南生产。

JDI也表示将利用JOLED印刷OLED技术强化新产品技术研发,并逐步扩大车载面板销售规模。

从应用层面看,OLED串口屏目前主要应用于高端汽车品牌和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有限。然而,部分行业人士认为,OLED有望成为汽车显示的主流技术,凭借面板工厂的技术和量产优势,收入前景可观。

此外,随着Mini/Micro LED技术日益成熟,两项技术已成为面板工厂前瞻性技术布局的重点。

汽车显示面板属于细分市场。当许多企业开发Mini/Micro LED时,常将汽车显示视为主要应用场景之一。然而,汽车显示市场中的Mini/Micro LED尚未进入商业化阶段。

未来,汽车LCD串口屏将迎来发展高峰,尤其在5G和自动驾驶技术的推动下,汽车显示技术将向高规格方向发展。

STONE积极响应汽车面板显示市场对产品的需求。

STONE凭借15年的专业经验,为您提供专业的汽车串口屏HMI解决方案。

    滚动至顶部